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拉麵]Day2-10:朱華園



2012.11.25

提到尾道的代表美食,應該就會想到尾道拉麵吧!
因此,雖然昨晚才吃過拉麵,今天中午媽媽還是安排拉麵囉。

選擇的餐廳是非常有名的朱華園,一聽名字就非常中國風,
網路上有不少網友分享,因為是熱門店家,所以可能需要排隊哩!
這也是為什麼媽媽一定要選擇餐廳開店前就抵達,
因為如果要排隊,至少不用等太久時間啊!
可惜早上我們的行程還是落後了,因此只能準時到達餐廳。

從千光寺山纜車山麓站到朱華園,步行大約2分鐘,
基本上過個馬路就可以發現店家了,
因為長長的人龍,更加速爸媽走路的速度。

才剛剛開店,進入第一批客人,但其他的客人已經排到後面那一棟樓了。

看到這種景象,媽媽當然也有備案,
首先,先問爸爸要不要排隊等,
因為他向來不愛等,所以要先詢問他的意見,
或許是因為人潮太多,也引發爸爸的好奇心,
究竟是什麼料理可以這麼有名,讓這麼多人排隊呢?

所以我們耐心的開始排隊等候,不過,當然還有備案,
朱華園對面有一家洋食店,開店時間是1130
如果我們排隊的狀況在1130還需要等很久的話,
就改去洋食餐廳吃午餐。

接近1130,我們已經來到門口前,因此決定繼續等下去。

終於我們在四十幾分進入店內準備用餐,
進入店內後,先在廚房出餐口區點菜,
然後服務生會看哪裡有空位,就請客人補上,
因為想拍牆壁上菜單時,被老闆娘制止說不能拍照,
不曉得他是指店內還是廚房,所以我們就沒有拍啦!
覺得老闆娘還真像冷暖人間裡幸樂的老闆娘哩!

店內的座位還蠻多的,因為客人很多,所以大部分會共桌,
其他座位則是環繞餐廳周圍的面壁座位,
但空間有限,如果東西太多,會覺得有點擁擠。
餐廳的菜單很簡單,只有中華麵、叉燒麵、炒麵、餛飩跟煎餃,
大部分的人都點中華麵,而爸媽則點了中華麵跟炒麵。

我們很幸運的被安排到類似包廂的位置,裡面有兩桌,
我們當然也是跟別人共用一桌吃飯啦。

中華そば  550円,雖然日文寫成蕎麥麵,但其實是拉麵啦!
這一碗可是99.99%都會點的,就連一家四口來,也會點四碗。

尾道拉麵的特色是以醬油味為基礎,加入豬背油脂,
湯汁則是用瀬戸内海產的小魚干與雞骨熬煮的湯,
再加上青蔥、筍乾跟叉燒肉,麵則是使用平打麵。

尾道的拉麵,當初是由中國福建省傳來的,所以就稱為中華そば,
後來因為新幹線新尾道車站開業,以及有電影在這裡開拍,
所以來此地的觀光客大增,而尾道拉麵則被運用成土產登場,
因此,現在大家都只說尾道ラーメン,只有部分老店家才用中華そば。

不過朱華園的這碗拉麵,醬油湯底稍鹹,
豬背油脂又有點油,但入口還好不會膩,算是重口味,
不過麵條沒有彈性,很像普通泡麵的麵條,
整體的味道感覺很像在吃泡麵哩!
還是昨天的小豆島拉麵比較好吃。

焼きそば(炒麵)  770円,
滿滿的青菜、木耳跟粗粗的肉絲,炒麵則非常有彈性,
爸媽其實都比較愛這一味,覺得真的很好吃哩!
不過附湯則跟拉麵的湯一樣,所以媽媽就沒有喝啦。

吃拉麵的好處之一,就是速度很快,
我們大約十分鐘就解決這餐,12點前就離開餐廳了,
可見這餐廳的翻桌率多高啊!果然是薄利多銷。

因為媽媽預計要搭乘1214JR電車回岡山,
所以我們趕緊到公車站看公車時刻表,
如果沒有公車,就要趕緊步行回尾道車站才行,
所幸到了長江口公車站,發現1206有一班公車,
爸媽就好整以暇的等待公車到來,
沒想到時間到了,公車卻遲遲不來,怎麼會這樣呢?
這條路上根本沒塞車啊!媽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因為要是搭不上14分的電車,回岡山就會太晚了呀!

終於,幾分鐘後公車來了,3分鐘後抵達尾道車站,
下車之後爸媽趕緊用跑的進入車站,順利的搭上了14分的電車,
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尾道車站的旅遊資訊都沒看到哩。
回國後才發現,11/1尾道巴士更新公車時刻表,
當時是搭1209的公車,公車很準時,但我們很趕...

這次來到尾道,覺得好像沒有十分盡興,
尾道港區也沒有去看看,商店街也沒有時間逛逛,
看來要花個一天的時間,才能好好瀏覽這個地區的美啊!
下一次要待到傍晚,欣賞美麗的夕陽之後再離開。

從尾道搭JR山陽本線到福山之後,改搭新幹線回岡山。

搭乘櫻花550號,下一站就是岡山啦!

櫻花號的座位很大很舒服喔!這一班車人還挺多的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